新中国成立后金鼎配资 ,对部队进行了多轮精简化调整,这让很多青年在通过选拔后,成为了部队需要的人才,所以参军后来渐渐成为了一种选拔制。通过选拔挑选人才,可以说符合部队发展的初衷,也让有能力的人才能在需要他的地方发光发热,这样越来越多的人才通过这一种选拔制度来到了部队中,成为了部队需要的人才。
虽然选拔制度非常好,但是却有人欢喜有人忧,部分青年得到了选拔,不过有一部分青年却因此与部队失之交臂了,这其中就有一位英雄的儿子。他报名参军后,五次被部队刷了下去,所以年过六旬的老父亲无奈找到了老部队,希望老部队收留儿子,直到此时部队才发现原来这位年过六旬的老汉曾经是位英雄,那么这位老汉身上有着怎样的故事呢?
一、被视为已经牺牲的烈士
上世纪八十年代末,想要参军还是件很难的事,毕竟名额都很有限了。当时经历了百万大裁军,部队经过了裁减后,留出了精简的编制,势必要选拔人才,于是在经过选拔后,有部分人才脱颖而出,收到了入伍通知书。但是有一部分人却没能收到入伍通知书,在选拔的过程中被淘汰,其中不少还是烈士子女,这就比如一度被误认为已经牺牲了的李玉安。
展开剩余75%李玉安曾是朝鲜战争中的英雄,后来一度被误认为已经牺牲,以至于学生的课本上将他当做已经牺牲的英雄已有数十年。
看到写着自己已经牺牲的课文后,李玉安并没有感到意外,相反他非常平静,没有去争辩,也没有因为自己的功勋就享受特殊化待遇,这让李玉安一度消失在国人的视野中金鼎配资 ,成为了一位被遗忘的英雄。
由于李玉安从小教育小儿子的缘故,让小儿子有了参军的梦想,后来在陆续报名参军中,都无缘部队,只能默认自己被刷下的现状。
看到小儿子连续五次被刷,作为父亲的李玉安坐不住了,打听到老部队的驻地后,他来到了自己原来老部队的衍生部队之一的河北保定的第38集团军驻地,希望自己的老部队能收留小儿子。
当李玉安声明自己是复员人员后,很快得到了接待,部队干事询问了李玉安后,只见李玉安拿出了一本小学课本,上面的课文中便有着《谁是最可爱的人》这篇文章,上面描写的牺牲烈士名单中正有李玉安的名字,这让一旁的干事简直有些不敢相信。
二、成为默默无闻的英雄金鼎配资
看到李玉安的情况后,干事找到了部队军史工作人员,很快对李玉安的情况进行了复核。原来李玉安正是当年进入朝鲜作战的志愿军38军中一名副班长,也是朝鲜战争中的英雄。
说起李玉安当年参加的战斗,正是在朝鲜战争第一次战役中所爆发的一场重要的阻击战役-松骨峰战役。
松骨峰阻击战役中,李玉安跟随部队依托高地阻击敌军,但是因为防御工事简陋,志愿军一直处于劣势的状态。敌人的火力优势在这一次战斗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,看到敌人的坦克陆陆续续开了过来,李玉安和战友们仅仅只有能用落后的92式步兵炮来打断敌人坦克的履带,阻击敌人的坦克。
可是因为这种步兵炮难以穿透敌军坦克装甲,所以交锋后,李玉安和战友们深感到因为火力不足而吃了不少亏。
就是在这种吃亏的前提下,李玉安和战友们还多次击退敌军,这让敌人恼羞成怒,于是仗着空中掩护,发起了总攻。在击退敌人数轮进攻后,李玉安所在的连队也出现了弹药不足的情况,在经过连长的一番鼓舞后,很快他们插上了刺刀就冲向了敌人。
这一轮冲锋中,李玉安受了重伤,几乎昏迷了过去。醒来后才发现,自己躺在村民的家中,自己却一动也不能动,想必肯定是其它部队的战友将他背了下来,安置在了村民家中。后来李玉安被志愿军医疗部队接走,转送到了后方医院治疗,不久后又送回了国内治疗。
因为身体落下残疾,李玉安无奈复原回家,后来被分配到了黑龙江巴彦县兴隆镇粮库,做了一名粮食库的管理员,就这样他一直没有提及自己的功绩,一干就是数十年的时间,从未享受过任何特殊化待遇。可是为了小儿子参军入伍,他还是无奈公开了自己的身份,就这样他的小儿子最终被特批入伍,他也成为了一位活着的英雄。
三、结语:
作为一位活着的英雄,李玉安虽然有着英雄的荣誉,但是他却从未提及,也从没有公开自己的身份,这让李玉安一直默默无闻。直到小儿子要参军,李玉安才无奈公开了自己的英雄身份金鼎配资 ,这样高尚的英雄情结也值得当代青年人去学习和敬仰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大咖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