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之际赢正通,苏州正以全新姿态切入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前沿,以一座正在筹建的新型大学——苏州萨里大学(筹),回应数字技术、绿色能源与人工智能对创新人才提出的时代需求。
近日,苏州在高等教育领域再添新动作,拟筹建苏州萨里大学(筹),定位为“新型工科大学”,旨在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破解教育与产业需求脱节问题。该校由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联合苏州大学、英国萨里大学共同筹建,标志着苏州在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中外合作办学领域迈出重要一步。
筹建背景与核心目标赢正通
城市发展驱动:苏州作为“最强地级市”,2024年GDP达2.67万亿元,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.7万亿元,但高等教育曾是短板。2021年苏州提出“高等教育资源跃升计划”,目标到2025年扭转高教能级与城市发展不匹配的局面。 中外合作办学2.0标杆:该校并非传统高校复刻,而是立足中国实践、服务产业发展、链接全球资源,致力于打造高等工程教育改革“试验田”,探索人才共育、共培、共享新模式。展开剩余54%学科共建与产学研融合体系
三大核心学科方向
苏州萨里大学(筹)聚焦先进制造、未来能源、智慧健康三大领域,通过校企合作构建协同创新体系:
国际合作与人才培养模式
CO-OP教育合作:长三角国创中心与英国伯明翰大学、欧洲理工学院签署协议,为本科生提供长三角地区产业实习机会,实习成效纳入学生应用能力评价体系。 全球资源链接:英国萨里大学(QS 2025全球排名第285名)参与共建,引入其百年工程教育经验,推动课程国际化与科研合作。筹建主体与支持体系
牵头单位: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(科技部批准设立的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,总部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)。 协同力量:苏州大学提供本土教育资源支撑,地方政府通过政策与资金支持保障建设,产业界深度参与学科设计与人才培养。苏州高等教育发展格局升级
此次筹建苏州萨里大学(筹)是苏州“拼命建大学”战略的重要一环。此前赢正通,苏州已引入南京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等“双一流”高校校区,并落地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(苏州首所“国字号”大学)。该校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苏州“本土高校+海内外大院大所”的高等教育体系,为长三角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撑。 苏州还积极引入国外顶尖名校。目前有西交利物浦大学、昆山杜克大学等独立法人中外合办高校。此外,牛津大学、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、新加坡国立大学、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世界名校在苏州设立了分支机构。
发布于:浙江省大咖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